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执行案多少年失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9 22:11:30    

执行案件的失效期限是 两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意味着权利人需要在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或生效之日起的两年内向法院申请执行,否则可能会失效。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等情况,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具体来说,申请执行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此外,如果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综上所述,执行案件的一般失效期限为两年,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执行时效中止或中断,可能会重新计算时效期间。因此,建议申请人在时效期间内积极行动,以确保执行权利的实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