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西宁免费开放~

好消息从市体育局传来!“五一”期间,西宁市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据了解,此次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区域包括西门口健身圈、大通县体育场、湟中区全民健身中心、湟中区综合馆、城北区全民健身中心。自2019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五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推出惠民开放举措,组织西宁市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累计接待健身市民10万余人次,成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窗口。
“假期不打烊”的体育场馆,不仅盘活了场馆资源,实现了“活动流量”变“经济增量”,更燃起了全民健身热情,增强了市民的健康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节日氛围。
各类免费体育场地满足家门口的“健身需求”
“五一”假期去哪健身?除了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之外,我市还有7000多个体育场地满足市民日常健身需求。
看一组数据: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场地2439个,占总数的34.52%;篮球场地数量最多,达到1995个;乒乓球场地1636个,占23.15%;全民健身路径场地共2046个,占总数的28.96%;
持续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网络体系,使群众健身举步可达……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眼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核心工作任务,不仅注重量的增长,还紧抓质的提升。依托西宁市自然条件禀赋,打造特色冰雪运动,丰富体育场地供给,满足不同市民运动喜好。截至2024年底,西宁市各类体育场地共有7066个,体育场地面积达627.05万平方米。羽毛球、田径、健身房、健身步道和游泳等场地也均有分布,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冰雪运动场地达到8个,其中滑冰场地3个,滑雪场地5个,总面积15.97万平方米,进一步丰富了群众冬季运动的选择。
县区免费健身场所带来“面域跃升”
“五一”期间,湟中区、大通县积极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的惠民举措。近年来,我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离不开全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县区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市“面”的综合提升。五年来全市先后建成了西宁市城北区全民健身中心、西宁市城西区体育公园一批大型体育综合设施,城中区综合体育中心、城东区大园山体育公园各项建设已到收尾阶段;西宁市山地体育公园等8处体育公园有效提升群众体育供给,52个室外灯光篮球场、20个笼式足球场,进一步拓展提升了我市绿色便捷的全民设施服务体系,人均体育面积显著增长。
健身群众的免费健身空间将不断被丰富
“五一”期间,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的热潮,正是健身群众运动空间持续扩容的生动缩影。
据市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2025年计划为全市80个小区配建乒乓球运动场地、为105个社区或行政村超期服役或损坏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更新、新建10处对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百姓(职工)智慧健身房、新建3处小型体育公园或小型全民健身中心,着力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不断丰富群众健身空间。
此外,我市还将持续推进西宁市体育场等7家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并积极申报一批已建成的公共体育场馆,争取国家低免补助资金支持。全面提升城市绿道服务功能,结合西宁市城市更新工作,对现有671余公里健身步道提质更新,加强与沿线文化、旅游、景观节点的衔接,促进绿道沿线景观建设。按照国家六部委《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托西宁市户外体育营地等优质户外运动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