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造价员与预算员有什么区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5 00:27:00    

造价员与预算员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概念与职责

预算员:主要负责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的投资进行预算工作,包括编制项目预算、进行费用的分项预算和分配,以及费用的动态管理和调整。预算员通常在项目启动之前参与预算编制工作,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造价员:原指概预算人员,现在是指通过造价员资格考试,取得《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并经登记注册取得从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造价员的工作范围较广泛,包括成本估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工程量的计算、工程结构做法、隐蔽工程、变更等专业,可以从事招投标、审计等工作。

工作范围

预算员:主要关注预算的编制和管理,确保项目在预算内完成。

造价员:工作范围较广泛,涉及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调研、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并进行费用的预测、控制和管理。

备案机制

预算员:只要领了证和章,基本上不需要再进行执业管理和继续教育培训。

造价员:需要登记注册,由当地造价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继续教育培训。

使用地范围

预算员:一般只能在本省执业。

造价员:全国适用,可以跨地区执业。

证书

预算员:由各省建设厅或相关机构颁发。

造价员:由中国造价咨询协会(中价协)颁发,并需要取得从业印章。

报考条件

预算员:基本上没有限制报考条件,不要求相关工作经验。

造价员:有严格的报考条件限制,非造价专业必须有一年以上造价相关工作。

使用教材

预算员:使用各省建设厅指定的教材。

造价员: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包括考试大纲和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由中价协编写,计量与计价由省造价站编写。

总结:

预算员和造价员在职责、工作范围、备案机制、使用地范围、证书、报考条件和使用教材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预算员主要关注项目预算的编制和管理,而造价员则涉及更广泛的工程造价活动,包括成本估算、控制和分析。两者在职业发展路径和工作内容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