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尽享社区乐业生活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3:54:00    
伊西南江在小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夫妻俩手捧孩子们新获得的荣誉证书非常开心。本报记者 余晖 摄

本报记者 余 晖 程宦宁

宽阔平坦的“幸福路”,鳞次栉比的“藏式楼”,草木妆点的“小花园”,悠然自得的“安居人”……4月12日,一场春雪后,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新寨街道日益格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入目皆是和谐与美好。

日益格社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位于玉树市郊以东一公里处的巴塘河畔。2018年,玉树市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搬迁目标,从全市8个乡镇47个村9036户34787名脱贫户中精准识别出“没有住房、牲畜量少、收入不稳定”的600户2775人脱贫户,将他们集中安置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彻底改善了农牧民以往就医难、行路难、上学难、就业难等实际问题。

光阴更迭,当下美好,未来可期。

如今,走出深山的农牧民群众渐渐融入城市社区生活,感受着安家日益格的安逸。对搬迁到日益格社区近7年的伊西南江一家来说,小区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见证着他们从最初告别故土、客居他处的不舍与忐忑,到而今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巨大变化。

“前阵子,我刚买了辆小轿车,这不今天车牌办下来了,我准备去物业录入车牌号。”喜提爱车的居民伊西南江高兴地来到小区便民服务中心:“现在生活条件好不好,看看小区里停车的数量就知道。”伊西南江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便民服务中心里,物业工作人员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为伊西南江办理好了车牌录入,“不光是录个车牌号快,现在在小区想解决个啥问题都又快又方便,都不用出小区。”伊西南江说。

“我们小区干净整洁,健身器材、休闲场地随处可见,公交车还直接到家门口,各项基础设施都齐全,小区就好像个花园一样。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也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小区的‘红色物业’随时随地能为我们解决‘家门口’的烦心事、难心事,非常感恩国家有易地扶贫搬迁这个好政策,搬到这里安稳地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很安心。”

正在家里收拾家务的伊西南江妻子高兴地说,小区里不仅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全面完备,就医、就学、就业等等,生活圈里所需的应有尽有,这让她十分满足。

“今年年初,寒冷的天气导致我家水管爆裂,虽然已经是深夜,但当我拨通小区物业24小时快修队的电话后不久,维修人员就带着工具和新的五金件来到家里维修更换,不到半小时,就恢复了通水,而且,上门维修是免费的,我只需要付新材料的钱。”伊西南江回忆到。

“以前没搬过来的时候,我和妻子生活在老家上拉秀乡加桥村牧区,平日里我们上山放养家里为数不多的几头牦牛,守着40平方米的板房,吃水自己打,用电要看天。再看看现在的生活……”对比今夕,伊西南江和妻子相视感慨。

在实现了安居后,伊西南江同样在日益格社区实现乐业。“搬迁到日益格社区后,我通过政府的好政策,加入到生态管护员队伍,负责社区周边生态环境管护工作,家背后的琼龙公园和巴塘河岸就是我日常管护的区域,能在家门口就业拿到稳定的收入,确实是我未曾想到的。”

“不仅是这些,搬迁到日益格社区,孩子上学的问题也随之解决了。现在,两个小孩在离家不到一公里的玉树市第五完全小学上学,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大女儿已经在州中学读初一,她们学习成绩都不错,孩子们从小就能在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里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说着,伊西南江指向客厅一侧满墙的奖状。

“优秀之星”“进步之星”“学年进步奖”……近百幅奖状和荣誉证书都被两口子贴在客厅最显眼的墙面上。

“这些奖状和荣誉证书是孩子们给我们俩最好的礼物,没有啥比这更珍贵。我们两口子从小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能让孩子们走我们的老路。自从搬进新家,墙上每一年都会多几个奖状,看着孩子们得来的奖励,我们一家的日子是甜上加甜,心里充满了希望。”夫妻俩为此欣慰不已。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14日 第4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