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阜阳:畜牧业跑出“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0:13:00    

今年以来,阜阳市通过强化要素保障、深化为企服务等举措,推动全市畜牧业稳产增效。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1至2月,全市肉蛋奶总产19.26万吨,同比增长12.67%;生猪出栏111.19万头,同比增长10.31%。预计一季度肉蛋奶总产可突破27万吨,同比增长6.71%;生猪出栏量达164.5万头,同比增长7.1%。


  日前,记者来到临泉县杨桥镇工业园的拾分味道食品集团生产车间,一头头白条猪在流水线上经过层层分割,变成一袋袋真空包装的精品肉。

  “这个工厂平均每分钟屠宰10头猪,每天屠宰量超过5000头,屠宰清洗后的白条猪分割包装,当天就可发往市场。”拾分味道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临泉县还有5个大型养猪场,采取“公司+农户”的养殖方式,养殖量超100万头。

  作为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油、肉生产基地,2024年,我市生猪饲养量达726万头,其中年末存栏243万头,出栏483万头,生猪产业一产产值达117亿元,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市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1207家,引进牧原、天邦、立华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以及六和、双胞胎、和盈等饲料生产企业,规模化趋势日益凸显。

  此外,依托传统肉牛主产区优势,我市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肉牛产业集群。

  我市制定了肉牛产业 “三图七单”,依“图”精准寻找企业、按“链”开展招商。同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闭环”管理机制,通过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以来,颍泉母牛繁育基地、太和赵庙肉牛养殖基地等5家肉牛养殖场新增肉牛存栏约5000头。

  在颍州区程集镇王超黄牛养殖场,宽敞整洁的养殖大棚内,工人忙着清理圈舍、添加饲料,上百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吃着草料。

  “饲料以玉米、豆粕、花生碎等为主,采用自由进食的方式养殖。”养殖场负责人王超说,在阜阳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养殖场通过大数据分析肉牛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科学定制精准营养配方,实现饲料成本降低、肉牛育肥期月均增重突破100斤的目标。

  据了解,该养殖场已与阜阳师范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饲料合理化喂养、高品质肉牛培育等项目研究,积极打造自有牛肉品牌。

  截至2月底,颍州区有规模养殖场35家,肉牛存栏7850头。颍州区畜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帮助广大养殖场(户)降本增效,促进肉牛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颍州区大力推广‘节粮型畜牧业’模式,通过优化饲料颗粒配方、升级防疫技术,进一步降低养牛成本,提升养殖效益。”颍州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陈国志说。

  同时,市农业农村部门实施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深化为企服务,协调解决用地、融资等难题。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专项行动,组建200名技术骨干对接服务3000家以上养殖场(户),建立动态服务清单,实现规模养殖场技术指导全覆盖。

全媒体记者 梅飞 通讯员 王东方 李雪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