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钢铁战友”走进湿地,“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如何开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1:37:00    

Transparency

4月28日,在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开幕式现场,上演了全球首个“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

比赛现场展示

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特殊的“参赛者”悄然改变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方式——无人机盘旋于树林和水域上空,轮足机器人穿梭于泥泞小径,它们并非入侵者,而是未来应急救援、生态监测的“钢铁战友”。

与常规科技赛的实验室环境不同,海珠湿地公园地貌复杂,不仅有水体、草丛、树木,还有人工构建的建筑物。

参赛队伍在操控机器人

参赛队伍如何在海珠湿地完成“空地”一体化协同任务?

一要精通识别算法优化。参赛者需要利用路径规划算法扫描赛场,调取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完成目标动物的搜索和识别。准确识别的数量越多,则得分越高。

轮足机器人在道路行走

二要精通自主运作算法调优。无人机完成目标动物的识别后,需要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确保移动的动物时刻处于无人机的视野之中。跟踪的时间越长,证明参赛团队的算法稳定性越高。

三要精通路线规划算法设计。轮足机器人根据无人机获取的目标动物位置信息,从固定点位出发抵近目标动物进行拍照。这一过程的使用时间越少,则得分越高。

轮足机器人在草地行走

轮足机器人寻找到小狗

赛事规则中的三个阶段任务(识别、追踪、抵达),是危难场景的缩影,当无人机与轮足机器人在湿地赛场上空和泥地间展开“算法博弈”时,它们的每一次决策都可能在未来某次生死救援中改写结局。

如在应急救援方面,无人机3D建模坍塌建筑和灾害现场,机器人深入废墟传递生命信号,与死神赛跑;在生态监测方面,红外热成像追踪濒危物种,机器人抵近拍摄而不惊扰栖息地;当面对石油管道泄漏,无人机高空扫描锁定泄漏点,机器人穿越复杂地形精准定位,迅速进行泄漏封堵。

据悉,5月至9月,“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将从线下转为全球线上赛,专为运行琶洲算法大赛而打造的琶洲算法Ultra基座平台将会开放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数字孪生场景,让全球的开发者都能加入这场世界级的“空地协同”大赛中。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海宣

视频|记者 刘畅

图、视频素材|主办方提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