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台湾风景名胜区有哪些(台湾十大“零差评”风景旅游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12:30:07    

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较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台北故宫博物院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二.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为日潭与月潭之合称,是宝岛台湾最具知名度的风景区之一,是全台最大的淡水湖泊。日月潭,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因其双潭水色各异而得名。潭的湖面海拔748米,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大天然湖泊,也是中国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1.自然景观

拉鲁岛

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位于日月潭中,以拉鲁岛为界,日月潭分为日潭和月潭。国民政府来台后,将之改名为光华岛,后又复名拉鲁岛,是台湾原住民邵族传说中祖先灵魂安息之处。因九二一大地震,岛上建筑多有损坏,全岛也部份沉入水中;2007年开始修复工程。


猫囒山

坐落在日月潭北侧的猫囒山,海拔1020米,是俯瞰日月潭全景及观赏日出的理想地点。在茶改场里有一栋三层楼木造建筑,那是日据时期所遗留下来的旧厂,相当典雅古朴,也是县府指定的历史建筑之一。旁边有一栋新建的茶叶文化展示馆,展示有关茶的各种相关资讯,参观后,将更了解茶文化。



2.人文景观

慈恩塔

慈恩塔是于1971年为了纪念母亲王太夫人所建,仿辽宋古塔式样八角宝塔。该塔建在海拔955米的青龙山顶上,塔高9层、高约45米,塔顶正好是海拔1000米。据说,慈恩塔塔顶是王太夫人灵位,并设有石桌、石椅可供人休憩。慈恩塔是日月潭景区的高点,站在塔顶,不仅可以看到日月潭拉鲁岛、玄奘寺与慈恩塔皆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还可将日月潭美景尽收眼底。



玄光寺

在清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战后归还给中华民国佛教协会部分顶骨舍利,1955年迎灵骨来台,1958年安奉于日月潭畔的玄光寺。玄光寺离潭只有十多米,寺下设有码头,游客可搭船至码头,再走台阶上去参观;寺内供奉玄奘大师的金身,上悬「民族宗师」匾额;虽然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已移奉于玄奘寺,但因水路交通便利,玄光寺已是游客到日月潭旅游必访景点。


玄奘寺

玄奘寺共有3层,一层正殿建筑结构采用中西合一的方式,但仍不失佛寺所给予人的亲切感,此殿门楣上悬有“玄奘殿”匾。殿内正中供奉玄奘法师负笈像,塑像上方的“国之瑰宝”匾额乃先总统蒋公亲题。玄奘殿三楼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就安藏于塔中。楼上也是玄奘寺的经典文库重地。寺院内还有三座碑文:中间是巨幅立碑“大唐玄奘法师传”,恭录玄奘法师的生平事迹。左为日华亲善纪念,右侧则是中日佛教亲善交流纪念碑。殿前还有大鼓一座,登梯而上可见供人敲槌之醒钟。




三.阿里山

台湾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1400公顷,区内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巨木参天,主要景点包括樱花园、高山植物园、姊妹潭、奋起湖、森林铁路、受镇宫、青年岭、回音谷等。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由于阿里山的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也是台湾省的著名旅游风景区。





1.邹族文化部落

台湾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是阿里山上璀璨的一颗明珠,优游吧斯-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中的“优游吧斯”取自阿里山原住民邹语YUYUPAS:代表非常富足、安康之意。“没到过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而没到过邹族文化部落,就别说上过阿里山”一次身心的体验,“优游吧斯”将带给您与众不同的感受。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位于嘉义县阿里山乡乐野村,海拔1300公尺左右,可远眺台湾最高峰玉山及彩虹峡谷的壮丽美景。邹族文化部落歌曲《高山青》中的“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状如山。”正是阿里山邹族人的写照。坐落于阿里山高山美丽茶园间的优游吧斯(YuYuPas)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集中展示了邹族文化的精髓。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是阿里山的一个新亮点,体验阿里山文化最佳的场所。



2.姊妹潭

姊妹潭是二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姊潭』呈长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圆形,占地20坪,相传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双双殉情,故后人附会而称姊妹潭;姐潭湖区还设有一座以桧木为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边更设有全长180公尺的环潭步道,可让游客游览全湖是观赏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为满水期,冬季则为枯水期。




3.萤火虫

四月至六月的萤火虫季节,阿里山的原始自然生态也是最佳的赏萤地点,万只萤火虫聚集的景象,走进与星空连成一片的萤火虫灯海,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并汇集了七大赏萤路线依序为茶山-屯阿巴娜自然生态区,奋起湖——火车站往土地公沿线,太和-花石溪生态保护区,其中,以瑞里、茶山、太和、奋起湖较为著名。



4.樱花季

千岛樱、山樱花、吉野樱、八重樱都将依序绽放,最高潮为洁白似雪、灿烂耀眼的花季主角—吉野樱,届时把阿里山粧点成一片美丽缤纷醉人的花海世界,美不胜收。其他花卉如森氏杜鹃、石楠花、毛地黄等等也都会依序绽放。



5.李树花海

阿里山樱花季里,除了樱花之外,还有木兰、射干菖蒲、森氏杜鹃、台湾一叶兰等花卉也都同时会进入绽放期。如果不想和赏花游客人潮挤在一起,不妨考虑邻近阿里山公路的邹族部落,较低海拔的乐野、达邦等邹族部落也是春花怒放的时日。若想一窥李花落英缤纷的盛景,顺著奋起湖连接嘉162线可以来到开花正盛的太和。太和地区的居民,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茶园里面、甚至家家户户的门前,大部份都种植著李树。每到二、三月,李花开花的时候,那随风招摇的李树花海,真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四.龙山寺

龙山寺在台湾台北市西南,临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创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万华),为台北市区的发轫点。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观音佛祖,亦称安海观音。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神诞,有盛大祭典。原建筑于嘉庆、同治间先后被地震和风雨破坏,现存建筑多为1920—1926年改建,1953—1965年扩建。正门石阶两侧保全的二铜柱是早期遗物,为重要的艺术品。






1.正殿神明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观音佛祖,俗称“观音妈”,以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关怀一切众生悲惨的声音,故又称“观世音”,简称“观音”,据传能化身三十二种形象,造型特征通常是宝冠上饰坐佛,手持净水瓶或莲花,龙山寺的观世音菩萨神像是由泉州晋江安海龙山寺恭请来台,二次大战期间,正殿遭炮弹击中,殿堂全毁,唯有此尊神像安然屹立于莲花座上,信徒皆称“佛祖显灵”更加虔敬崇拜信仰。

文殊菩萨

为我国佛教四菩萨之一,是佛门中最博学广闻、多才善辩,象征智慧锐利与威勐的菩萨,地位仅次于释迦牟尼佛,为其左胁侍,尊号为“大智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次于文殊菩萨,代表德行,尊号为“大行普贤”,为释迦牟尼佛右胁侍。

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据传十八罗汉是我国历代对“佛法”深有研究的和尚高超武艺,拳法出神入化,云游天下,本着慈悲胸怀,行侠仗义,死后为众人奉祀于观世音菩萨两旁。



2.后殿神明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乃系主文运之神明,本名张亚子,四川梓潼县人,广宣道教教义,对蜀国文教贡献良多,殁后祀文庙尊为“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俗谚“孔子但把教育扬,魁星拈笔点双魁,文昌留眼送禄来”,“文昌帝君”能让士子名利福禄齐备。

大魁星君

又称“魁星爷”,“魁”乃北斗七星之首也,而殿试高中亦是大魁天下士,其扮相代表“仕禄加身、独占鳌头”,读书人侍奉其为守护神,因魁星爷可庇护参加考试的士子榜上有名。

紫阳夫子

即宋代大儒朱熹,因曾设学于福建“紫阳书室”而得名,其整理四书五经奉为科举考试范本,故为一般书院奉为主神,以示不忘本之谓。

马 爷

据说是“文昌帝君”坐骑叫“禄马”,拜祀它为“禄马神”,俗谓“禄马得得跑,官位步步升”。

池头夫人

是看管血池之女神,亦是保护妇女生产平安之神,据传昔万华有漳泉械斗之纷争,某日漳人进击,洽为龙山寺池边之孕妇发现而示警,才得保全领域,其因而被杀,泉州人感念其德,而祀奉为池头夫人。



五.澎湖列岛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澎湖列岛由64个岛屿组成,主要岛屿有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1.天后宫

天后宫,即妈祖宫,为马公市一系列古迹之首,历史悠久,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台湾省最古老的庙宇。天后宫为四进式建筑,供奉妈祖神像,殿宇巍峨,左右护龙的马背与正门、多重式屋顶,搭配的极为和谐。庙前屋檐下的梁柱雕刻、石鼓的雕刻、石刻窗榄、墙上的浮雕及殿内门窗等处的刻工,都呈现古朴而精细的风貌。天后宫历经400年曾重修四次,至今墙垣斑驳,有些石碑已残破不堪,亟待维护。


2.蜂巢墙

澎湖田野的周围,有许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风墙。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后再胶结起来。用它砌成的墙,经过长年风吹雨打以后,不仅不会坍塌,反而更紧密地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滨一带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筑而成。这种墙壁是在澎湖建筑景观的一大特色,有人称此为“蜂巢墙”。


3.风柜洞

在风柜尾半岛北部最外侧有个风柜洞,直径约达4米左右,每当巨浪涌入洞中,就会听到从巨洞深处传来如同惊雷般的海涛回响声,人们称其为“风柜听涛”。风柜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是从太平洋和南海来的暖流经过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风袭击澎湖时,风柜尾半岛外侧正处在风口上,海蚀作用格外强烈,玄武岩构成的海岸柱状节理发育,助长了海浪沿节理侵蚀的威力,终于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风柜洞。


4.通梁大榕树

白沙岛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树”,树龄已有300余年,原来的树干已经枯朽,树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围长出20多条支干,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其覆盖面积广达660多平方米。它犹如撑开的一把巨伞,形成天然凉亭,“凉亭”下设有石桌石椅。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经过澎湖,不幸在白沙乡通梁村遇大风沉没,只剩下一个内值两株小榕树的盆钵,随潮流漂到通梁村海边,为乡人拾获,将其移植到保安宫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岛上活到了今天,成为不仅是澎湖,澎湖跨海大桥从白沙岛去渔翁岛,要经过一座长2160米的大桥,犹如一道长虹,凌空飞越,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桥面宽4.6米,每隔300米有一处回车道,桥墩共76个,据说是远东地区最长的跨海水泥钢管大桥。


5.西屿落霞

在渔翁岛,每当夕阳西下,西屿与绚丽的彩霞和湛蓝的大海互相辉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屿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致,在马公市的观音亭到澎湖水产学校一带的新月形海湾。每年夏秋两季傍晚,这里的海滩上总是游人如潮。


7.西屿灯塔

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屿灯塔”,高高地耸立在渔翁岛的西南角上。过去航行于台湾、厦门之间的船只,常以渔翁岛作为寻航的目标。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个古式航标,到1828年改建成灯塔,夜间在塔顶点火,名为西屿灯塔,它是台湾省第一座灯塔。清光绪元年(1875),改为新式装备,塔上装了500烛光四等不动白色灯,光线可射出15海里,既为在台湾海峡航行的船只提供了方便,也为古朴的渔翁岛增添了异彩。




六.太鲁阁国家公园

太鲁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岛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县、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公园的特色为峡谷和断崖。另外园内的高山保留了许多冰河时期的孓遗生物,如山椒鱼等。太鲁阁也成为台铁之列车名。其主要的建筑有长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园、九曲洞、慈母桥、天祥;主要的自然景观有锥麓断崖、流芳桥、大禹岭、布洛湾、砂卡礑步道、绿水合流步道、清水断崖步道、白杨步道、豁然亭步道、莲花池步道、黄金峡谷。





1.燕子口

再进地势愈高,而崖峡愈险愈奇。两岸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蚀成许多小孔穴,聪明的燕子便以这些小洞为巢,形成“百燕鸣谷”的奇观,故名“燕子口”。但是随着公路上人声、车声的隆隆作响,燕子早已离巢另觅他处安居了。


2.锥麓大断崖

燕子口尽头,有一座靳珩桥及靳珩公园,均以开凿兴建中横路时殉职的一位段长而命名。过桥西行,就来到。这时相信所有的游客只有一个表情,即难以置信这天然奇景,因为一半的面积成了高耸入云端的绝岩峭壁,而另一半的山壁则成为深入水中的崖面石墙,这高低落差1660米的大断崖,架构出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浩瀚无垠。抬头仰望蓝天,只见天空因两岸山势实在太过高耸,只剩下一道细细的岩缝透出些许光芒,这就是中横奇景之一的“虎口线天”。


3.九曲洞

九曲洞是横贯公路工程中险要的路段,这段险路九折十八回,蜿蜒于山壁洞穴之中,全长800米,步行约40分钟。人口处石壁上有黄杰将军所书“九曲洞”与书法家梁寒操所书“九曲蟠龙”摩崖大字。游人至此仰观壁立千仍,俯瞰潺潺溪流,仿佛正处于天地接缝间,那种与天与地合而为一的感受,真是奇妙无比。


4.慈母桥

中横路翻山越岭,所经桥梁无数,但位于立雾溪和老西溪汇流处的慈母桥,则是全省惟一一座大理石砌成的桥梁。桥下河床尽为大理石的岩壁,再加上传统中国风格的设计,慈母桥深受中外游客们的欣赏。传说高山族部落住在附近,有位山地青年出远门去,其母每日都盼望爱于归来,仁立在山坡前等待,于是后来为这感人的故事盖设了石桥和慈母亭。附近涧碧崖绿,云树迷茫,其间径道选题蟠曲,幽深宁谧,此景曰“太鲁合流”,是全峡别具一格的一段。



5.天祥村

再行两公里,就到了中横路上声誉高的观光胜地天祥。此地原是泰雅人村落,名太比多,后来为纪念南宋名臣文天样而改名。村中建有文天祥塑像,像后屏墙镌刻着《正气歌》全文。这里有天峰塔(七级宝塔)、祥德寺、福园、梅园等景点,1990年样德寺塑成世界较高大的地藏王巨像,高达36米。天样村坐落在开阔的河谷台地上,在经历峡谷险崖的紧张惊险旅程后,来到这视野豁然开朗的小山村,那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只有穿越万山而忽见美丽的日月潭时的惊奇之情才能比拟。


6. 太鲁阁峡

太鲁阁峡是立雾溪中上游峡谷的总称。从太鲁阁到天样这一段,称内太鲁阁峡,长约20公里,全是断崖幽谷,为中横路上风景区的精华。从天样西迄大禹岭(旧名合欢哑口),长约58公里,称为外太鲁阁峡。

这一带沿线景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内太鲁阁峡那种断崖幽谷等险峻地形已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地势开阔、峰峦起伏、草木葱郁、云海沧茫的山地。沿途有文山温泉、西宝农场、豁然亭、慈恩山水、碧绿神木和关原云海等胜境,景色超尘绝俗,令游客驻足忘返。


七.清境农场

清境农场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因海拔高1748公尺,地势高出产高山蔬果、花卉、茶叶及畜牧养殖等。清境农场面积约有760公顷,坐拥在群山之间,视野广阔,可欣赏奇莱山日出的奇景,远眺合欢山积雪,山岚云雾飘渺,夕阳晚霞的缤纷万变,夜晚仰望灿烂的银河星空。清境农场多元化的经营,以温带水果为清境农场最主要农产,以水蜜桃、苹果、梨、加州李为主,是台湾热门的观光农场。





1.绵羊区

清境农场有相当多的园区,“绵羊区”饲养许多种类的绵羊,例如黑山羊、黑肚绵羊、黑肚绵羊和台湾乳用山羊,模样都十分可爱。


2.牧牛区

“牧牛区”则饲养圣达肉牛、德国黄牛、布拉曼、夏洛利、荷兰牛、安格斯、日本和牛等等,让您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牛种。


3.高冷蔬果区

“高冷蔬果区”分为温带水果区和高冷蔬菜区,分别种植加州李、水蜜桃、水梨、苹果、奇异果等香甜水果以及高丽菜、菠菜、碗豆苗、大白菜、翠玉白菜等新鲜蔬菜,民众可吃到新鲜的蔬果!


4.高山花卉区

“高山花卉区”种植各种百合、郁金香、海芋、其它温带花卉等产值相当高的植物。



八.垦丁公园

垦丁公园,位于台湾省屏东县恒春镇垦丁路,是台湾著名的海滨自然风景区。公园总面积为3263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7731公顷,海域面积为14900公顷,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4公里,全境属热带,园内主要有大尖山、龙銮潭、猫鼻头公园、白沙湾、南仁湖、龙坑自然生态保护区、风吹沙、龙磐公园、落山风、鹅銮鼻公园、灯塔、垦丁森林游乐区、社顶自然公园、南湾、关山等景点。






1.大尖山

正式名称为“大石尖”为垦丁地标之一,为一整块岩石凸起于草原上,为垦丁半岛区高点。上山须由垦丁森林游乐区牌楼门口进入,穿越垦丁牧场,沿棱线设有登山索可供攀爬。山顶可俯瞰恒春半岛全境,景观优美,上山下山全程约需3-4小时。不过大尖山、青蛙石、船帆石已公告禁止攀爬。


2.龙銮潭

位于垦丁公园西侧,恒春往猫鼻头的途中,占地137公顷,原本是低洼地势,往年每逢雨季便积水成泽。日据时代虽曾计划建为水库,但终未实现,战后民国37年(1948年)筹拨专款,将龙銮潭建为水库,为恒春半岛重要的水利设施。潭水经附近溪流相汇由人工泄水口北流,经四沟、头沟而注入保力溪,由射寮出海,仅供农田灌溉渠道。每到秋冬之际更成为候鸟群集过冬的地方,是绝佳的赏鸟景点。龙銮潭旁设有一自然中心,透过玻璃墙面可以欣赏到整个潭面,中心内的观察站提供多部望远镜和2套播放监视系统,并有4处鸟类展示区,是设备完善的鸟类观察站。龙銮潭自然中心同时也是稀有植物人工复育区的所在,以生态园方式进行人工培育原生树种。生态园区面积约1.5公顷,共分为稀有植物区、诱鸟植物区、诱蝶植物区、草原灌丛植物区、赏花观果植物区、山地植物区、海岸林植物区、珊瑚礁植物区、绿篱植物区等九区。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物种歧异度高,是生态保育与生物族群的自然栖所。


3.猫鼻头

猫鼻头为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并与鹅銮鼻形成台湾岛南的两端。猫鼻头有一从海崖上断落之珊瑚礁岩,其外型状若蹲仆之猫,因而得名。猫鼻头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珊瑚礁因造山运动隆出海面,受到长时间的波浪侵蚀、反覆干湿、长期盐粒结晶、沙砾钻蚀、及溶蚀等作用,产生了崩崖、壶穴、礁柱、层间洞穴等奇特景观,海岸线鸟瞰似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称。极具地形教学与研究价值。






4.白沙湾

白沙湾位于恒春半岛西岸、猫鼻头西北方的海岸线上。又称“白砂”。白沙湾一带属珊瑚礁海岸,原是一个小渔港,称为白沙港。这一带得天独厚,拥有一段长达百米的沙滩,沙滩由纯白的贝壳砂所组成,因此还保持着自然的风貌。而在此处戏水时需小心此地有三处有强劲的暗流,须特别的留意。


5.南仁湖

“南仁山生态保护区”位于垦丁公园东侧的满州乡南仁村,保护区海拔高不过526米,却是台湾少数仅存的低海拔原始热带季风雨林,同时形成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分布于南仁山区,受恒春半岛特殊季风及雨量季节性分布的影响,共有2200余种植物。如“大头茶”洁白似茶花,是东北季风盛行的迎风陡坡的常见植物。“南仁湖”位于天然山谷中,仅一条步道能前往,单程4.3公里。沿途生态样貌丰富,常可见“青斑蝶”、“黄蝶”的踪影。南仁湖原本是水稻田,由于稻田东边出水口被堵塞,水量累积逐日增多,形成宽广湖泊,在这一片广大水域之前有处小水潭,才是真正的“南仁古湖”,但由于湖水面积小容易被忽略。湖旁可见的“黄灰泽蟹”,是台湾特有种的淡水蟹,属于陆蟹的一种,也是不须到海边进行繁殖的蟹种。


九.玉山

巍峨挺拔的玉山山脉,耸立在台湾岛中央偏南、阿里山东侧、中央山脉以西。1985年成立的玉山森林公园,范围包括南投、嘉义、高雄、花莲四县。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因常年积雪,远望如玉,南、西、北四座高峰,人称“五岳朝天”。玉山之美,美在它的奇峰。主峰挺拔、高峻,山容山势具王者之尊。站在山巅向四周眺望;北面雪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南面关山、北大武山,遍览无遗;清晰可数。







十.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地质公园原名野柳风景区,位于新北市万里区沿海地区,是北海岸相当著名地质及奇石的风景名胜地,是台湾著名的十二名胜之一。风景区内的地形大致上为一个凸出于海面的岬角,长约1700米,如同一隻大海龟,因此又名“野柳龟”。大海龟和它守护的土地历经长时间的海蚀风化和地壳运动,形成了奇趣的地质景观,包括蜂窝石、烛状石、豆腐石、蕈状岩、壶穴、溶蚀盘等,为台湾北海岸增添了许多迷人又奇异的景点。野柳地质公园入口旁的野柳海洋世界,是来到野柳地区旅游的旅客不能错过的去处。




1.野柳海岸

台湾的野柳是一处被海浪雕塑形成似人像物的各种奇特形状的海岸,海滩上奇岩怪石密布,种类繁多,各尽其妙。该海岸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第二名。

野柳海岸上海浪雕琢的人物、巨兽、器物无一不是惟妙惟肖。最为人们称道和熟悉的是突起于斜缓石坡上高达2米的“女王头”。此外还有仙女鞋、梅花石、情人石、卧牛石等等,这里的海蚀石乳,风化岩、豆腐岩诸景都是引人入胜的美景。


2.至美景色

风景区共分三部分:第一区为仙女鞋、女王头、情人石、林添祯塑像等景点;第二区有风化窗、海蚀沟、豆腐岩、龙头石等;第三区有灯塔、二十四孝山、海龟石、珠石、海狗石等。进入野柳风景区,沿着步道前行,一呵尽览奇特,地质景观。大多数海边都有礁石,不过只是有大有小的不同,并无多大差异,真正可以称得上奇特的并不多,但野柳不同。野柳的石头很怪,怪到了充满艺术气质,令人叹止。野柳的怪石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龟背花纹石,好像许多的海龟趴在那里在安详的休息:一类是石树,众多的石树入簇拥在一起,形成了壮观的石树林;一类是象形石,女王头也在这里。人们依其福音为这么奇异的石头命名,像豆腐的叫豆腐石,像鞋子的就叫仙女鞋,像骆驼的就叫骆驼石,像烛台的就叫烛台石。这里最有代表性的怪石是“女王头象”,它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女王孤独而坚定地站在海岸边,微微抬头仰望前方,似乎在等待着她的心上人的出现。女王头像姿态高雅,极具神韵。位于风景区入口右侧的野柳海洋世界,是全台唯一的海豚、海狮表演馆,可容纳3500位观众,有美妙的水上芭蕾舞表演、惊险的高空跳水和生动有趣的海豚、海狮表演。野柳海洋世界也是台湾第一座海洋动物表演馆,各种有趣的动物表演,令人捧腹大笑。表演馆为半圆形看台,并设有遮雨蓬。外墙由象征大海的深浅蓝色粉刷而成,浮现出野柳海洋世界的亲水特色,外观湛蓝色彩正好和海天呈一色,与大自然景观整合为一体。园区另一主题为长约400米的海底隧道,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稀有名贵海洋水族,走入隧道中,上千尾各式各样的鱼儿在身边穿梭,十分有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