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天下是啥意思(大赦天下,应该了解的那些事!)
我们看影视剧时,总能看到皇帝大赦天下的桥段。所谓的大赦天下,指的是在特定时期,对特定的犯人实施免除或减轻刑罚的措施。

大赦天下的时机
通常情况下,和皇帝直接相关的大事,如新皇登基、改元、立后,立储、大丧等会大赦,其他没那么重大,但也能成为大赦理由的还有郊郝、祀明堂、临雍、封禅、立庙、狩猎、定都等。而遇到战争年代,皇帝可能还会通过大赦来扩充军队。除了这些之外,像丰收、天降祥瑞、遭受灾瘟等都可以作为大赦的理由。
大赦是赦免的一种,它的效力很大,不仅免除已经判决正在执行的处罚,而且对尚未起诉的,不再追诉;已经追诉的,需要撤销诉讼;已判决待执行的,宣告判决无效。
“十恶不赦之罪”有哪些?
但是大赦也不是所有的罪行都可以免除,一般大赦是不赦免犯重罪的刑犯的。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十恶不赦”。“十恶”包括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
谋反,不仅包括付诸实际行动的对抗皇帝,哪怕释放谋反的言论,或是有谋反的想法都会算谋反。
大逆,比如毁坏宗庙,山陵和宫阙等,均被视为是对统治者的蔑视。
谋叛,相当于今天我们讲的叛国。
不道,指不道德的犯罪行为,比如肢解分尸,制蛊放蛊,杀害一家老小等穷凶极恶的行为。
不敬,指的是不遵礼教,触怒皇帝尊严的行为。
恶逆,指杀害自家长辈的行为,如弑父。
不孝,如不赡养父母,父母健在却对外宣称父母亡,或是为父母守丧期间寻欢作乐的。
不睦,通常指大家族中的不守伦常的行为,比如谋杀长辈,妻子殴告丈夫等。
不义,如杀害自己的上司,妇女为丈夫守丧期间就改嫁的。
内乱,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有不当的关系。
以今天的法度衡量,古时的十恶不赦之罪,在今天来看有重罪,比如谋叛、不道等,但也有一些不那么严重,甚至是合法的行为了。比如“不孝”当中的为父母守丧期间寻欢作乐的,“不睦”当中的妻子状告丈夫的,“不义”当中的妇女为丈夫守丧期间就改嫁的。这些行为放到今天,完全符合法律的要求,顶多算是道德上不提倡的事情。

大赦天下的好与坏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则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思是说政令过于宽容,百姓就会轻慢无礼,这时就要用严厉的刑法来约束他们;政令过于严格,百姓又会苦不堪言,这时则要用宽松的政令来缓和他们的处境。如果用宽容来约束残弊,用严厉来整顿轻慢,才能做到政通人和。
治国和治理公司一样,实则都是用人。政令过于宽松,或是过于严厉都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大赦就是君王们手中治理国家的一个工具。当新皇登基时,大赦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威,其二可以让新帝的地位更加巩固。大赦也利于社会和谐,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同时树立皇帝“明君”的形象。但大赦也不是越多越好,频繁的大赦,只会让天下的不法之徒越来越多,社会更加混乱。
治大国如烹小鲜,如何做到张弛有度,是领导者一生都要学习的。如果走了两个极端,就会适得其反。如秦始皇时期的严刑厉法,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而如果过于宽松,频繁的大赦,也会导致天下大乱,如东汉末年,几乎一年一次的大赦令,也没能停止王朝颠覆的脚步。

历朝历代大赦的情况
秦朝:有着可能史上最严酷的刑罚制度,社会矛盾突出。到了秦二世二年,首次实施了天下大赦,但效果有限,天下大乱。
汉朝:吸取了秦覆于暴政的教训,天下大赦的次数陡增。刘邦9次大赦天下,也是从这时开始,大赦成了一项约定俗成的制度。景帝在位16年,大赦5次,武帝在位54年,大赦18次,昭帝在位13年,大赦7次,元帝在位16年,大赦7次,哀帝在位7年,大赦4次。而到了东汉末年,大赦几乎是一年一次,汉灵帝在位21年,共大赦20次,出建宁三年外,每年一次大赦雷打不动。整个汉朝405年,大赦186次。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赦已经成为了笼络人心的工具。晋武帝在位25年,大赦14次,晋惠帝在位17年,大赦28次,最多的一年共赦免7次。这一时期的369年中,共有大赦428次,平均一年1.16次。
隋朝:因吸取了前朝大赦导致天下大乱的教训,隋朝进一步完善了大赦制度,“十恶不赦”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并开始执行的。
唐朝:唐朝延续289年,大赦184次,不过“贪官不赦”从这时候起成为惯例,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宋朝的司法制度比较宽松,大宋存续319年,大赦203次,宋朝大赦的平均年限和唐朝差不多。
元朝:少数民族入住中原,但依然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大赦制度得以继续施行。元朝存续97年,大赦45次,频率比唐宋都要低一些。
明朝:明存续276年,共大赦52次,平均5.31年一次。这从一方面也体现了明朝实行的是严法峻刑。
清朝:存276年,共大赦19次,每14.53年才一次。清朝是历史上大赦周期最长的朝代。这是因为在清朝后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国家的法律进行了完善,在刑罚中完善了减刑立功制度。不再单一的靠皇帝大赦来减轻罪犯的刑罚,犯人在受刑期间可以通过好好表现,立功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