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破日是什么意思(“月逢破日,三事不宜做”,啥是破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7 08:08:58    

关于“破日”这种说法,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了,除非是一些讲究的人家,在办重大的事情,又很注重择日的话,那还是会注重会避开“破日”的。


而今天是农历的六月初七日,而老黄历上就显示“破日”。并且在民间流传着“破日忌三事,不富也安康”,那到底什么是破日?一年中哪些日子是破日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虽然现在不常用了,但是了解也没有什么损失,还能长见识。

(1)什么是破日?

在我国民间,关于破日的说法,也有多种,并且在很早以前就有这种说法了,在古代的很多历书、古籍中都有记载。

比如在《三国志平话》卷下就有类似的记载:“皇叔今待收川 。三日等破日,将军着黄袍,服其首,身披黄袍,我助你暗使其功,与皇叔夺桥,以报其恩。”


另外在《金瓶梅词话》第六回中也有:“明日是破日,后日也不好,直待外后日,方是裁衣日期。”可见古人也是很忌讳破日的。

而关于破日的说法,在民间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和十二建星有关,在《历书》中就记载了:历家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神配合值日。

这里的*十二建星**,又称为“建除十二值”,这是在古代星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每天都是有一位神仙在值日的,并且他们也是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值日的,周而复始。


因此古人也以这不同的值日神仙,来判定当天的吉凶。比如建日就是代表开始、建立。而除日象征除旧迎新,沐浴洗礼,拜神祈福,安居乐业。

至于破日,一般都会联系到破坏、破败等,因此破日代表的是“月建冲破,最喜动工”,这个是大凶的日子,在古代也被认为是诸事不宜的日子,比如历书上就记载了“破日,红白喜事,十用九凶”。

不过对于破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指“不吉利的日子”,或者是“凶日”。而且这种说法,认为一年中至少有21个破日。

它们分别是指“杨公十三忌日”,即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和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月十九日,总共是十三个,古人认为这样的 日子是不吉利的。


另外还有八个日子,则是“四离日”和“四绝日”。所谓的四离日,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节气的前一天。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的前一天,则被称之为绝日,合起来就是“四绝日”。

而说明日是“破日”,则是根据十二建星的说法来的,今日是“执日”,明日是“破日”,而后日是“危日”。以此类推,后面分别是成日、收日、开日,然后是闭日了。

(2)“破日忌三事,不富也安康”,是哪三事不宜做呢?

在古代,“破日”就是大凶的日子,是“诸事不宜”的,即大小事情都是不宜办的。其中有三件事,更是不宜做,分别如下:

第一,不宜订婚、结婚。

在古代对于结婚是非常重视的,现在很多夫妻也是如此,结婚的流传非常的繁琐,并且规矩也多,其中之一就是择日,这个择日既包括订婚,也包括结婚,甚至什么时候进洞房都是有时辰要求的。


而破日被视为大凶的日子,是不宜选来结婚的。这一点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很清楚的。

第二,不宜安葬、上坟等。

安葬这个可是大事,在古代更是很讲究这些,都会选择一个好日子来安葬,其中就要避开破日,认为不吉利。甚至在过去,就连上坟也都是要查黄历的,而逢破日往往诸事不宜,自然也不宜去上坟、祭祖了。

第三,开业、开工,或者是出行等。

老话说“出门没查黄历”,就是说明在过去很重视这一点,出门前都会查日子,尤其是出远门很注重这一点。另外像商家开业、企业开工等,都会选择黄道吉日,破日寓意不好,也就要避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与价值观已发生巨大变化。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破日”的禁忌似乎已逐渐淡出生活,成为了一种遥远而模糊的记忆。

特别是在追求效率与自由的今天,人们更多地是依据个人需求与实际情况来安排日常事务,而非过分拘泥于传统禁忌。

像许多的年轻人就常说:择日不如撞日。这也不是现代才有,在古代也有的,对于一些百无禁忌的人来说,他们就不在乎这些。

但如果是在农村,遇到红白喜事等重大的事情,有不少人还是会择日,也就会避开“破日”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