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造谣罪怎么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6:06:20    

造谣的定罪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定罪标准如下: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对于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处罚

诽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且提供证据确有困难,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诬告陷害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

对于造谣行为造成的民事侵权,如侵犯他人名誉权,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

案例分析

理想汽车谣言案:被告人王某因编造并散布“MEGA车内摄像头拍摄色情图片”的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被法院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并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综上所述,造谣的定罪和处罚根据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依法可处以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及民事责任。建议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报警或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