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土地征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7:03:30    

土地征用,通常简称为“征地”,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

主体特定性:

征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被征用的方只能是所征土地的所有者,即农民集体。

强制性:

土地征用是国家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被征地方必须服从。

补偿性:

在征用土地时,国家必须向被征地方支付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权属转移性:

土地被征收后,其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再属于农民集体,但国家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将土地交还给农民集体。

经济性:

土地征用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

审批权限:

必须严守征地审批权限,确保征用的合法性。

公开透明:

征地行为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

土地征用是政府为了社会公共目的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它涉及到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