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陌上桑》:长大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bug百出、撩妹失败的故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25 14:45:35    


陌上桑



每次想起古典美女,不是想到西施貂蝉,也不是想到昭君玉环,更不是想到卫子夫和赵飞燕,而是想到秦罗敷。

每次读到《陌上桑》,只有一种感觉——美!诗美!人更美!

不过,课文里学时,老师并没有强调罗敷的美,介绍《陌上桑》的中心思想,说这是一篇反封建的诗歌,好色的大人物企图借自己的权势,调戏民间女子秦罗敷,结果被罗敷机智地、用虚构的“丈夫”狠狠奚落、讽刺了一把。

但是,如今再读,却越来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诗中完全没有严肃尴尬的气氛,反而有种轻佻戏谑的味道。

而且,整首诗读下来感觉前后矛盾,疑点和漏洞颇多。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全诗很长,读完感觉像看了一出有趣的情景短剧,故事很美,但也疑问多多,比如:

罗敷真的是采桑女?

罗敷穿的那么华丽富贵真的可以采桑吗?

罗敷15岁,她丈夫已经40岁?

她丈夫真是一位才能兼备的大官?

那她为什么去采桑?


01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耀在我们秦家的楼上。罗敷早上醒来,站在楼上眺望远方,朝霞人面相映红,初升的太阳也象征着罗敷的青春和朝气。

罗敷很美,也很自信,下面她要开始自我介绍了。

秦家有位好女子啊,她自己起名为罗敷。她形容自己不用“美”,不用“丽”,而是用了一个“好”字。“好”是美,是贤,是才,总之就是一个“好”,“女子”本来就是“好”。

这句让我想起了歌曲《在那遥远的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陌上桑》是汉代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现代新疆民歌,民间的语言都是朴素又意蕴悠远的,一个简单的“好”字包含了所有的赞美。你再往下唱:“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笔下的这位草原“好姑娘”就是现代版的秦罗敷啊!

罗敷不仅长得美,还很勤劳,“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罗敷喜欢采桑养蚕,经常去城南的桑林里采桑。

这个“喜”字,有的版本写作“善”,我个人更倾向于“喜”字。

“善”是擅长,代表能力,“喜”是喜欢,爱好,代表兴趣。一个人擅长某件事,不一定喜欢去做,但是一个人爱好某件事,必定也擅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一个“喜”字突出了罗敷的勤劳。

罗敷去采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

工具这么精致,罗敷打扮的更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头上梳着最流行的发型“倭堕髻”,耳朵上带着明珠做的耳环,下着淡黄色有花纹的衣裙,上穿紫色花纹的襦衣。

这是罗敷采桑吗?这分明就是黛玉葬花

如此明艳的罗敷往桑田里一站,那绝对是迷倒一大片啊!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走路的人看见她,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她,禁不住脱帽整理头巾,希望引起她的注意;耕田的人忘了耕田,锄地的人忘了锄地;等到天黑收工才发现该干的活儿啥都没有干,回来后相互埋怨:都坐在那里看罗敷了!

看吧,看罗敷都看累了,原本站着看,后来都坐下来看了。

想象一下:罗敷一边伸出纤纤玉指采摘碧绿的桑叶,一边拿眼偷瞄那些在远处看她的人,心里那个美呀!

汉代民风还很疏狂,女子还没有完全被礼教束缚,罗敷知道自己美,就要展示出来,让大家都看到。

但是,罗敷遍身绮罗,耳戴明珠,汉代农家采桑贫女都打扮的如此艳丽?

而且,穿成这样真的不会妨碍干活吗?


02



自古美女出门都自带“危险属性”,汉朝也不例外,虽然村子里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就是远远地看着罗敷,没人敢去骚扰。但是,也不能保证碰到不良人,这不,好色的太守出场了。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一位太守乘车从南边过来,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踟蹰不前,他要干什么呢?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他使一个随从过来,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啊?

随从可能认识罗敷,也可能去打听了,但是诗中没写,反正他向太守报告说:“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太守又问:“罗敷年几何?”她多大年龄了?

随从打听的可真够清楚的,回答说:“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二十岁不到,十五岁多点儿,正是一位“二八佳人”呢!

太守听了,满意点头,向罗敷致意说:“宁可共载不?”坐上我的车子,我们一起去游玩一下,怎么样啊?

这太守搭讪也太赤裸裸了,一点儿含蓄的情趣也没有,也许他本以为以自己的权势地位,只要他一开口,没有女子会拒绝,这是大人物的通病。

罗敷呢,不恼不羞,大大方方走上前去,对太守说:“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大人怎么这样愚蠢呢?大人已经有了夫人,罗敷我也已经有了丈夫了!

然后,罗敷就开始了“炫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她的丈夫是怎样一个人呢?罗敷说了:

“你从东门过来的时候,看到那一千多人马了吗?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我的夫君。不用去刻意寻找,那骑在白马上,后面跟着一匹小黑马的就是他,他的马青丝系在马尾上,马头上戴着黄金络;腰中佩戴鹿卢剑,宝剑可值千万钱。

我的丈夫,十五岁做官府小吏,二十岁为朝中大夫,三十岁升为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

我的丈夫,他肤色洁白,有一些胡须,他轻盈地在府中迈着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聚会时座中千余人,人人都夸我的丈夫最出色!”

罗敷极尽“炫夫”之能事,夸了气势夸能力,夸了能力夸气质,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的丈夫最完美,比你这个太守强多了!

罗敷唱歌似的夸完丈夫,全诗完,如果是电影,画面定格,屏幕上会打出两个字:剧终!

诗歌的特点在于戛然而止,无限留白,但是我们的问题又来了:

既然罗敷的丈夫高官在做,有权有势,需要自己的妻子去采桑养蚕?

罗敷十五岁,她的丈夫已经四十岁了,她难道是小妾?


03



据说,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

秦罗敷,邯郸的一位农家女,父亲名秦敏,不仅能歌善舞,还颇有文才,后来参军殉国。

罗敷本名小英,上面还有一兄一姐,哥哥秦宝,姐姐秦莲。

小英十岁时,家乡遭遇洪灾,全家人搬到一个叫卧龙岗的地方,那里有位尼姑,见小英聪明伶俐,便收她为徒,起名罗敷。

罗敷长大后和一个叫王仁的优秀青年相爱,结为夫妻。

一天,罗敷在田间采桑时被赵王(汉代赵王)看中抢入宫中,王仁得知消息后,悲痛自杀,罗敷听说,也投身村医的黑龙潭内殉情。

这个故事本身就有不合理处:

一,尼姑收罗敷为徒干什么?教她念经,还是教她武功?

二,罗敷已被赵王抢入宫中,怎么又投身村西潭中?王宫守卫不严,她偷跑了出来?她跟尼姑学了武功,打败守卫,逃了出来?赵王对她腻了,放了她出来?

原型都漏洞百出,衍生出来的诗歌故事能不bug多多吗?

另外,罗敷在诗歌中并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成为了一种意象,代表了美女中的一类,像西施代表病美人,杨贵妃代表胖美人一样,罗敷代表有着质朴美的民间女子。

例如,另一首著名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逼他休掉妻子刘兰芝,说已经为他选中了一位更好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显然这个罗敷不是《陌上桑》中的罗敷,而是代指一位好姑娘。

回到《陌上桑》,如果对古代文化熟悉,会发现还有一个故事与此类似,就是《秋胡戏妻》,出自汉代刘向编写的《列女传》。

说秋胡结婚五天就出门求取功名了,多年以后,已经成为光禄大夫的秋胡回到家乡,发现路边桑园里有一美貌女子,见色起意,便想戏弄她一番。

秋胡下车对女子说:“我赶路累了,能否借你的桑树荫休息一下?”

相比于《陌上桑》太守的直白,秋胡更含蓄礼貌一些。

但女子自顾采桑,不理他,秋胡便直接以金钱诱惑,说:“种地再勤劳也不如遇见丰年,采桑再努力也不如遇见国王。我这里有一块金子,愿意送给夫人。”

女子听了,回答说:“呵!我还是更愿意亲自采桑,纺绩织纴,以供衣食,奉养公婆和丈夫的孩子,我不要你的金子。我希望你不要有别的心思,我也不是那淫荡之人!请把金子放回你的盒子里吧!”

秋胡碰了一鼻子灰,走了,回到家,见到母亲,母亲唤出儿媳来见,原来路遇的采桑女正是自己的妻子。

秋胡妻一见秋胡,气不打一出来,觉得自己等了多年的丈夫竟然是个忘恩负义的好色之徒,多年离家,不是急着赶回来见自己的母亲,而是在路上调戏民女,是个不孝不义之人,这样的人怎能托付终身?竟投河自尽了。

和罗敷比,秋胡妻显得太迂腐呆板了,同样是被调戏,罗敷语言轻快地以夸耀自己的丈夫,让太守知难而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傲又善解风情的女子,这也是罗敷的形象比秋胡妻更广为人知,更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

所以,尽管《陌上桑》bug多多,但是诗歌毕竟不是小说,不需要情节线索清晰、前后连贯一致,只需要语言朗朗上口、带给我们浪漫与诗意的享受就好了。

这也是《红楼梦》作为一部诗意小说,虽然残缺未完,时序混乱,仍被我们热爱,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是一样的道理。

最后,来说一下秋胡妻,她投河自尽,不是因为受贞洁礼教的影响,而是对丈夫的绝望,认为自己多年的付出是个错误,愤恨交加,才一怒之下跳河了。

秋胡妻是烈女,秦罗敷是美女,烈女受人敬,美女受人爱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