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创新政务服务机制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
政务服务“不打烊” 服务群众“不断档”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延时、错时及预约服务机制,通过“时间延伸、服务延伸、效能延伸”三大举措,切实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政务服务“南昌样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延时服务6216件、错时服务2515件、预约服务67件,惠及企业群众近万人次,赢得广泛赞誉。
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里,“延时服务”“错时办理”的标识格外醒目。在新建区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宗晟志17时后仍在窗口等待预约办事的群众。“我们实行‘早八晚七’工作制,中午不间断服务,确保群众随到随办。”宗晟志说。清明假期,市民刘慧娟就是通过预约服务,顺利办理了企业营业执照。
安义县则推出“三时”服务法:工作日“延时办”、节假日“错时办”、紧急情况“即时办”。“我们建立了‘群众需求清单’,根据办事高峰动态调整窗口力量,确保服务不断档。”安义县政数局局长陈勒英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打造了立体化服务体系。在线上,依托“赣服通”南昌分厅,实现200余项高频事项“掌上办”;在线下,各级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配备智能自助终端。进贤县还创新推出“政务夜市”,每周三延长服务至21时。
此外,我市全面推行“五免”服务:免费邮寄、免费打印复印、免费寄存、免费帮办代办、免费咨询。“以前办事要请半天假,现在下班顺路就能办,还能免费打印复印,真是太好了。”市民李铭开心地说。
在服务企业方面,我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安义县设立“企业之家”,提供从注册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南昌经开区推出“项目管家”,为重点企业配备专属服务团队;南昌高新区建立“政企早餐会”机制,现场解决企业诉求……
“从提交材料到拿到执照只用了4个小时,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让我们在南昌投资充满信心。”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王女士感慨道。数据显示,通过优化服务,我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60%。
在民生领域方面,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梳理出100项高频事项,实行“即来即办”。清明假期,新建区长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顺利办理了卫健服务事项12件。居民李先生为妻子办理生育证后点赞:“节假日也能办事,服务太贴心了。”
为确保服务质量,我市还建立了“三个一”监督机制:每日一巡查、每周一点评、每月一考核。“我们通过‘好差评’系统收集群众意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市政数局局长李鑫表示。
接下来,我市将加快推进“跨域通办”服务升级,计划年内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实现1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受理、属地办理”,让企业群众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面升级智能导办系统,引入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新技术,打造“无感办理”新模式。届时,群众只需“刷个脸”,系统就能自动调取相关证照信息,实现“秒批秒办”;着力打造一支“全科型”政务服务队伍,通过定期轮岗、专题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全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一专多能、全科服务”。(洪观新闻记者 万磊)